English

苦孩子和开心果

1998-07-30 来源:光明日报 吴晓东 我有话说

对儿童片而言,小观众的眼泪好像从来都是换取票房和收视率的最好筹码,其实不尽然。

现在的独生子,不给家里惹祸就算是懂事的了,谁还指望他们知情达理得个个像少年孔融?可前不久的电视剧里一个孩子的壮举让我开了眼。说起来,那男孩也不过五六岁,为了减轻下岗父母的经济负担,居然一个人偷偷跑到儿童福利院去住了。结局当然少不了一家老小抱头痛哭,其状真是惨不忍睹。不用说,这看上去并不怎么高明的“动情点”显然是编剧一手炮制。虽然想的是为孩子量身定做,不小心却裁成了自己的尺码。

忽然想到了多年以前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引发的“影视眼泪大战”。那个单亲家庭的男孩活脱脱一个小大人,让人吃惊的是他不但自己和妈妈整日哭哭啼啼,而且有本事惹得全世界的人陪他们一起流泪。早忘了究竟哪些剧情起了催泪剂的作用,只记得那些日子观众若不备齐足够的手绢绝不敢贸然进场。眼泪本来就是无坚不摧的东西,更何况孩子的眼泪?

与此相反的是,国外影视人却热衷于用笑声来还儿童题材影视剧一个难得的真实。在《小鬼当家》、《超能塞豆窿》、《成长的烦恼》、《彩虹失窃之迷》里,那些金发碧眼的孩子生就一副开心果的模样,人小鬼大、机智幽默、顽皮好奇,一身毛病却招人喜爱。他们说的话大人说不来,他们做的事大人做不到。事实上,这些小精灵在成为同龄人的朋友前早就赢得了家长们的欢心。一对反目夫妻之间的深仇大恨很可能在孩子一句天真的质问中烟消云散,而国产片中,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举动恐怕只有抱着父母的大腿流眼泪了。

想来想去,这些年苦孩子的故事差不多快给编剧们编圆了。我看说到底,束缚孩子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还是编导者自己。自30年代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被搬上银幕以来,苦孩子就成了影视圈里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孩子大人化的模式也越来越严重——多了几分沉稳老成,少了几分活泼天真;多了几分忧郁世故,少了几分快乐无忧。从《孽债》到《我想有个家》,到《背起爸爸上学》,真实可信的孩子没看到,小哭星倒是捧红了好几个。以前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在是会哭的孩子有戏演。别说什么市场不相信眼泪,多高的票房和收视率不是给观众的眼泪生生泡出来的?国内影视人可以说是深谙此道并一直乐此不疲。

而欧美儿童影视剧是由一代代快乐天使的形象撑起的,几十年过去了,秀兰·邓波儿那一代童星的表演依旧可人。今天的孩子可以不分国界不限时空的和邓波儿们一起享受快乐。

前些日子,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并感动了整个剧组的苦孩子片,在校放映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一些编导设定观众落泪的地方居然爆发出阵阵不合时宜的笑声。用一个几百年恐怕也出不了一个的奇人奇事当通用教材,是现在的孩子没有是非观念,还是我们的儿童剧格调过于拘谨沉闷?

当创作者太看重一部影视作品的教育意义的时候,也许他就会忽略了一个人人都清楚的事实:快乐才是孩子的本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